找到相关内容23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龙树菩萨

    他是禅宗第十四代祖师,被尊为“印度二圣六庄严”之一。        龙树,迟于释迦牟尼五六百年(约公元2世纪)出生于北印度。他是禅宗第14代祖师,也是被尊为“印度二圣六庄严”之一(“二圣”即功德光、释迦光;“六庄严”即龙树、圣天、无著、世亲、陈那、法称)。幼时就聪敏过人,并且喜爱神秘的学术;在少年时代,曾与同学二人,遍学印度的神秘学;据说练成了“隐身”的法术,便与他的同学夜入王宫,行为不轨,戏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4844969.html
  • 禅意灵秀普陀山

    步沙的碧水白沙……在天然和精心的彩绘中,心绪也被染上了五颜六色。  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这里是观音宏扬佛法的灵性仙基,钟鸣鼓罄隐身山坡沟壑中,此彰彼抑,浑然天成。香火点亮了殿堂,蒲垫整列于佛前,诵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11857363.html
  • 崇祯太子慈火良与灵光寺

    来南疆,暂时歇脚此寺以隐身份,图匡扶明室,日月重光,而今大势已去,假僧成了真僧,眨眼间你亦懂得参禅了,而今发丝落尽,复国无望,也只好就此兀坐长满青苔的石上,看穿行于山石涧洞之间的泉水了。 ...

    张腊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4659882.html
  • 长者的布施──兼谈对今日社会的开示

    不可动摇,我无法破坏你的正法。”说罢隐身而去。  时下社会风纪败坏,魔说风靡,佛弟子要深解义理,建立正确的知见,才能辨别佛说魔说。而布施修福,一则广结善缘,一则去除自己的悭贪之心,这些都是将来成佛不可...

    唯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3968477.html
  • 丹霞山别传寺

    取名今释,字澹归,又号舵石翁,杭州人,明朝进士,为明政官礼科给事中之职。明亡之后,隐身于广州海幢寺做和尚。李充茂于顺治十八年(1611年)去广州会见澹归将山交给他作为静养之地,澹归于康熙元年(1662年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12490720.html
  • 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

    灭佛不是为了查杀宣宗   于辅仁先生认为:唐武宗“灭佛的根本背景是唐武宗与唐宣宗之间的权力斗争。……唐武宗与佛教的矛盾,实质上主要是与宣宗的矛盾。武宗毁灭佛教的原因,根本在于宣宗从宫中逃出之后,隐身于佛门。灭佛,就是为了查杀宣宗,毁灭他的栖身之所。”   关于宣宗与武宗的矛盾,宣宗被迫隐身于佛门的事,主要见之于韦昭度的《续皇王宝运录》和尉迟■的《中朝故事》。这些资料,虽然司马光在《通鉴考异》中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4547375.html
  • 佛使比丘答:我们要对神通(iddhi)关心到什么程度?

    佛陀曾说:“显各种不同的神通——飞行、隐身、天眼、天耳等等——是有漏(sasava)、有取(upadhika)的。”“...

    佛使比丘

    一问一智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9342411231.html
  •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朝礼三祖寺

    。僧璨隐居天柱山避难,往来于天柱山与司空山之间,隐身埋迹,前后十几年无人知晓。直到隋开皇十年,即公元590年,他才正式驻锡山谷寺,公开传经布法,著《信心铭》,为中华禅宗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。 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朝礼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7/08452911424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与沩仰宗

    心愿交付给弟子们,希望以后因缘成熟,代老人完成一生中最后一个心愿,既然续接沩仰宗法脉,要上对得起历代祖师先辈,使法脉奕叶相承,下对得起众多沩仰宗子子孙孙,使他们有个栖心隐身之处。 1959年九月,...

    道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1248057.html
  • 少林禅武医的传承

    资助修三皇寨等地庙宇;多方奔走,救助各地疑难病患于危难。禅家慈悲,治病救人;法门执事,普渡众生。我师可称僧中之杰。非比某辈著袈裟,入名寺;遁迹空门,闻达唯求;隐身崇阿,孔方是图;论品级而较州县,捻佛珠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2050073.html